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素养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04分,共52分)
1.【】在教育界最著名的观点是“儿童中心理论”和“做中学”,其认为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是促进儿童“与生俱来的能力生长,而不是强迫儿童去吸收外界的东西”。
A.杜威
B.蒙台梭利
C.瑞吉欧
D.福禄贝尔
2.下列关于幼儿教育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幼儿教育制度的制定为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标准,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B.幼儿教育制度的建立,必须考虑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C.幼儿教育制度的建立,必须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D.我国幼儿教育制度的建立必须参照其他国家的幼儿教育制度
3.劳动是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之一。教师组织、指导小组儿童对活动室某区域进行清扫,修补图书,洗晒、整理玩具,帮厨房剥豆等属于幼儿劳动中的【】
A.值日生劳动
B.集体劳动
C.自我服务劳动
D.手工劳动
4.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是【】
A.经济性原则
B.开放性原则
C.适宜性原则
D.安全性原则
5.【】是表现儿童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基础性知识,是儿童形成更复杂的知识类型的基础。
A.事实性知识
B.概念性知识
C.理解性知识
D.元认知知识
6.【】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前提。
A.开展家访
B.尊重与理解家长
C.双向反馈
D.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7.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这体现了家庭教育的【】
A.早期性
B.权威性
C.感染性
D.针对性
8.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教师必须重视导入方式的设计,以便能快速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幼儿教师选读与活动内容联系紧密的故事、儿歌、谜语等,引起幼儿的兴趣和联想。这属于【】
A.教具导入法
B.演示导入法
C.悬念导入法
D.作品导入法
阅读以下内容,回答9—10题
在中班的一次户外游戏中,一开始小朋友拿着老师给的绳子不知道怎么运用,这时候平常参与度低的小萍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创意。她说可以拿着绳子一个人跳绳,也可以两个人甩动绳子,一个人跳,甚至可以把绳子结成各种好看的中国结,并把绳子在地上摆出不同的形状。王老师及时肯定了小萍的创意,并让她继续向小朋友介绍不一样的玩法,其他小朋友也受到了小萍的启发,玩法也开始多种多样,有一些甚至连王老师都没有见过。王老师在教学笔记中感慨道:“自由的力量真大,创意的想象是无限的。”
9.上述案例中体现了教学活动中【】
A.教育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幼儿个体差异
B.教育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幼儿的集体共性
C.教师的指导要关注幼儿个体差异
D.教师的指导要关注幼儿集体共性
10.从上述案例中,幼儿教师可得到的启发是【】
A.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教师就:直适当设计自由开放的游戏学习活动,并提供各种操作材料
B.在操作活动中,教师应说明活动的主题,提出明确的要求
C.在探究活动中,当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时,为提高效率教师应建立布置困难型的探究任务,提供讨论与展示平台的办法
D.在教育中,要做到兼顾幼儿发展的全面性,必须寻求与之相匹配的活动内容和教学方法
11.某幼儿教师为幼儿提供室内外可操作的玩具、器械等,让幼儿参与活动和操作,同时还设计各种游戏巩固幼儿正确的进餐习惯。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
A.营造熟悉环境,消除幼儿压力
B.循环渐进,逐步引导与渗透
C.创造条件,给予幼儿反复练习的机会
D.制定规则,对幼儿进行全面引导
12.幼儿园常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中,【】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组织幼儿到幼儿
园外,如自然界、生产现场、社会生活场所等去学习的方法。
A.谈话法
B.实验法
C.参观法
D.讲述法
13.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中,【】是指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教师用他人,如伟人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好思想、好行动去影响和教育幼儿,使其形成良好社会品质的一种方法。
A.榜样示范法
B.角色扮演法
C.价值澄清法
D.移情训练法
14.鼓励对幼儿起着积极作用,但必须善用。下列有关鼓励的说法,错误的是【】
A.鼓励的方式应多样
B.鼓励的场合应因事而异
C.鼓励应以物质鼓励为主,精神鼓励为辅
D.鼓励应因人因时,鼓励恰当
15.某次在上体育课时,小芳坚持要穿硬底皮鞋,老师便同意她穿。结果鞋太滑、太硬致使小芳不能在操场上快速跑起来,追赶不上其他幼儿,从此小芳知道了上体育课要穿运动鞋。从惩罚的角度来看,老师的做法属于【】
A.剥夺性惩罚
B.自然惩罚
C.体罚
D.生理性惩罚
16.【】是区域活动的主要特征,尝试探索、操作摆弄也是幼儿在区域中的学习行为。
A.个体活动
B.安全卫生
C.团体活动
D.自主操作
17.教师在具体规划和合理布置众多的区域时,要考虑各活动区之间的【】,即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
A.界限性
B.转换性
C.相容性
D.规则性
18.在幼儿刚入幼儿园时,幼儿园会对所有幼儿的发展情况包括身心发展情况进行摸底测试和测验,以便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水平进行指导和帮助。这种摸底测试和测验的评价方式属于【】
A.个体内差异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9.幼小衔接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其具体内容不包括【】
A.培养幼儿的被动性
B.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C.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D.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20.“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自信等品质”属于幼儿【】的目标。
A.体育
B.德育
C.美育
D.智育
21.【】非常强调环境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是我国从理论角度深入、系统地探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第一人。
A.卢乐山
B.陶行知
C.张雪门
D.陈鹤琴
22.李老师在给班上的幼儿读完童话故事《三只小猪》后,问幼儿:“你们认为小猪三兑弟用石头建房子的做法好不好?”李老师的这种教育行为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能力。
A.有意识倾听
B.欣赏性倾听
C.评析性倾听
D.主动性倾听
23.下列案例中,不属于日常生活活动的是【】
A.餐饮完毕,幼儿自己收拾餐具
B.语言课上,幼儿听老师讲《乌鸦喝水》的故事
C.在户外活动前,老师提醒幼儿上厕所
D.在幼儿午休前,老师检查床铺上有无影响幼儿睡眠的杂物
24.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很多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知识。这违背了【】
A.主体与客体相结合原则
B.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C.发展适宜性原则
D.以大自然为中心的活教育原则
25.影响幼儿学习的外部因素不包括【】
A.幼儿园的教育水平
B.幼儿的家庭条件
C.幼儿园的环境条件
D.幼儿的智力水平
26.幼儿看见玩具听诊器,就想象自己是医生,给娃娃看病;看到香蕉,就拿起来当电话。以上反映了幼儿想象种类中的【】
A.机械想象
B.有意想象
C.无意想象
D.回忆想象
27.幼儿在认识橙子时,通过看、闻、摸、尝等方式了解其颜色、气味、形状、味道等。这种学习是通过【】获得的。
A.接受式学习
B.操作式学习
C.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D.机械学习
28.幼儿欢欢看见班上的同学小美做了好事不但得到了老师表扬,还收到一粒糖果作为奖励,于是也暗下决心要做好事,希望得到糖果。根据班杜拉对强化的分类,欢欢的行为属于【】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中心强化
D.自我强化
29.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别有难度上的差异,一般来说【】是幼儿最不容易辨别的图形。
A.菱形
B.梯形
C.圆形
D.长方形
30.张老师有5年的教学经验,善于与幼儿沟通,提倡奖励式教育,建立常规。但是近年来,她发现在自己的教学活动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感到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教。这说明张老师处于教师发展的【】
A.停滞一缺乏动力阶段
B.更新一动机增强阶段
C.适应一观念困惑阶段
D.新手一动机阶段
31.求异思维又称【】,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经验思维
32.学习动机中的【】认为,儿童学习的动机,取决于他对自己成功机会的估计,以及他对成功价值的评估。
A.期望理论
B.成就动机论
C.归因理论
D.自我效能理论
33.缺
34.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那么他们希望教师具有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等特征。
A.家长的代理人
B.知识传授者
C.心理辅导者
D.团体领导人
35.王老师平时特别注意引导、帮助幼儿将其在特定教育活动或情境中学到的知识、行为迁移到更广泛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去。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原则。
A.情感支持
B.示范作用
C.一致性
D.行为实践
36.幼儿在认识了松树、杨柳、柏树等各种树木后,就能更容易理解“树木”这个概念了。幼儿的这种学习迁移属于【】
A.垂直迁移
B.负迁移
C.一般迁移
D.远迁移
37.某幼儿放学回家后,对其父母说:“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这说明了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A.多方面的
B.依从性的
C.独立性的
D.递进方面的
38.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具有四个阶段。其中前运算阶段是在【】
A.0—2岁
B.l—4岁
C.2—7岁
D.7—10岁
39.幼儿园年龄阶段社会教育的目标是总目标在各年龄段上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幼儿园各年龄班儿童社会性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其中,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成长及成人为此付出的劳动,激发幼儿爱父母、爱老师及其他长辈的情感属于【】的社会教育目标。
A.小小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40.儿童动作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下列不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是【】
A.大小规律
B.近远规律
C.首尾规律
D.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律
41.有的小朋友喜欢在图书角里看书或自己玩拼图游戏,集会的时候喜欢坐在前排,喜欢从说话者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有这些表现的小朋友一般为【】
A.视觉型学习者
B.触觉型学习者
C.自然型学习者
D.交际型学习者
42.对幼儿进行心理测评具有特殊性,如果需要让幼儿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接受测验,就先要让幼儿熟悉一下环境,亲切友好地与幼儿交谈一下。这属于【】
A.时间长短的要求
B.个别施测的要求
C.指导语符合幼儿理解水平的要求
D.注意调动幼儿兴趣的要求
43.3—6岁为儿童攻击性行为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期。幼儿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不包括【】
A.学习障碍
B.用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
C.大声叫嚷
D.咬人、打人
44.下列关于婴幼儿身体生长发育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长发育具有阶段性和程序性
B.生长发育不均衡但统一协调
C.生长发育速度呈直线式上升
D.个体发育存在差异
45.开窗通风对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开窗通风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在室内外温差比较大时,开窗通风应尽量选择婴幼儿不在室内时进行
B.大风、雾霾天气应该避免开窗通风
C.睡眠时间通风应避免空气对流,或对着婴幼儿直吹
D.一般室内外温差越大,通风换气的速度越慢,换气的时间越长
46.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这体现了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理念。
A.师德为先
B.幼儿为本
C.能力为重
D.终身学习
47.健康是一种在【】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
A.身体上和卫生上
B.身体上和精神上
C.卫生上和心理上
D.智商上和情商上
48.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
A.婴幼儿
B.教师
C.保育员
D.医务人员
49.关注幼儿日常表现,及时发现和赏识每个幼儿的点滴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等。以上属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关于教师专业能力中的【】领域的基本要求。
A.反思与发展
B.支持与引导
C.沟通与合作
D.激励与评价
50.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寄宿制幼儿园应当增设【】等。
A.保健室和家长接待室
B.隔离室、浴室和教职工值班室
C.儿童厕所、盥洗室和音乐室
2023年忻州市静乐县中小学音乐教师事业编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卷
2023-09-29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幼儿园/幼儿教师招聘编制考试学前教育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10-05